首页
首页 > 快讯 > > 详情

天天微头条丨亮相《人民日报》!中油工程打造海外项目新名片

2023-05-09 18:43:54来源:中油工程官微

5月3日,《人民日报》3版刊发《共同打造伊中合作共赢的新名片》,全面介绍中油工程(600339)成员企业工程建设公司(CPECC)在伊拉克哈法亚油田一、二、三期建设过程中,为伊拉克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。

过去十年,CPECC累计为伊拉克创造就业机会6000余个,培训当地人员8000多人次。文章刊发后,新华网(603888)、光明网、中国青年网、环球网等媒体纷纷转发。


(资料图)

高耸的塔器、蜿蜒的管廊、巨大的储罐在阳光直射下,熠熠发光。头顶骄阳,伊拉克土建工程师阿拉·阿卜杜拉身穿工装,走到正在绑扎钢筋的工人面前,仔细检查钢筋型号、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,又走到负责模板支护的工人前,认真查看模板支护是否牢固、严密。

“我们脚下,就是伊拉克七大巨型油田之一的哈法亚油田!”阿卜杜拉(上图)充满自豪地对本报记者说,“伊中两国建设者密切合作,保障了油田的高效和可持续运转,共同打造伊中合作共赢的新名片。”

10多年前,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的建设者们来到这里,参与哈法亚油田的开发建设。一年后,原本是农民的阿卜杜拉加入项目建设。“我的幸福生活是从来到中国企业后开始的。”回忆这些年来的工作点滴,阿卜杜拉的脸上洋溢着淳朴的笑容。

据不完全统计,10多年来,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累计为伊拉克创造就业机会6000余个。“只要是当地人能干的工作,我们都分包给他们做。许多当地村民放下手中的羊鞭,成了石油工人。”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东地区公司负责人张友森说。

2012年,公司在伊拉克巴士拉省建立培训中心,无偿为当地村民开展焊接、扎脚手架等技能培训。截至目前,中心累计培训当地人员8000多人次。为了更好地培养本地化人才,2013年,公司还与巴士拉大学工程学院签署合作办学谅解备忘录,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到项目实习和工作的机会。

36岁的努哈·穆罕默德就是受益者之一。2012年从巴士拉大学毕业后,她一直在这家公司工作。2018年12月,努哈作为当地优秀员工代表,前往北京参加了为期10天的培训。“在中国培训期间,通过学习、参观、座谈交流等,让我深刻感悟到中国石油产业工人艰苦奋斗、自力更生的精神”。

“高压火炬的火焰熊熊燃烧,采油井阀门开启,油气顺利进入生产处理系统。”2018年9月,哈法亚油田第三座中心处理站成功投油的一幕,让阿卜杜拉至今难忘。哈法亚油田由此成功突破产出2000万吨,成为伊拉克战后油田高效开发的典范,受到伊拉克政府高度评价。

伊拉克前石油部长卢艾比表示:“哈法亚油田的高标准、高质量建设,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。感谢中国企业为伊拉克国家经济振兴、石油产业发展、当地民众生活水平提高作出的卓越贡献。”

随着哈法亚油田一、二、三期建设工程相继完工,荒芜的沼泽地被改造成现代化大油田。忙完检查工作,阿卜杜拉满怀深情地望向这片土地:“中国石油人在我的家乡建设油田,带动这里的经济,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。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,家乡一定会迎来更好的未来。”

标签:

上一篇:焦点热文:2022年全国平均工资出炉!哪个行业工资最高?最新排名介绍!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资源

课程

上海新增一名本地确诊病例